欢迎访问铜雀历史网!微信公众号:

殷周伐商的牧野之战

时间:2017-11-27 10:38:13编辑:骞运


殷周牧野之战,发生在殷帝纣王33年(公元前1027年)。

周族起源于西方,远自帝尧时代,即活动于泾渭平原之间,并由西而东,沿渭河步步东迁。至古公亶父(周文王祖父)时,已迁至今陕西省歧山县。歧山一带为古代渭河河谷最丰饶的地区,土地肥沃,灌溉便利,非常适于耕耘。

周人迁至这里后,农业获得迅速发展,人口增殖,武力亦渐渐壮大。周族所居地区,周围的地埋形势也相当优越。四面有崤函、秦岭、黄河、北坂诸险,东向以对中原,呈高屋建瓴之势,实为早期氏族时代兴王建业之地。但统观周族发展的历史,其推翻殷商入主中原的企图,似到文王才萌生。

文王姓姬名昌,曾受帝纣之封,为西伯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 帝纣见诸侯多倾向西伯姬昌,故将其拘囚于羑里(今河南省汤阴县北)。后来,帝纣接受了姬昌臣子进献的美女、宝马和财物,才软免姬昌,并“赐之弓矢斧钺”,使其掌有征伐之权。姬昌获释后,得姜尚(太公望)于渭滨,即下定灭殷的决心。

他一面向帝纣装出贪图享乐的样子,以免引起对方的疑虑,一面利用帝纣给予的“得专征伐”的大权,争取盟国,翦殷羽翼,连征犬戎、黎、邗、崇等国,以控制进出今河南省及山西省的通道,对殷都朝歌形成包围的态势。姬昌逝世前,虽未曾以武力对殷商王朝实施进攻,但周族的势力范围,除今之陕西中部南部、甘肃南部、山西南部以及河南中部外,已达于江汉荆楚巴蜀之地。史称“三分天下有其二”,可见声势之浩大。

在周族崛起以前,殷商王朝统治中原已达600余年殷人拥有比较进步的文化和强大的武力,不断开疆拓土,有“邦畿千里”之说。但自第20代帝武丁死后,国势即转趋哀落,至28代帝纣,已陷于众叛亲离的局面。相传帝纣匣为一位聪明勇武之君“资辩、捷疾,闻见甚敏,膂力过人,手格猛爵”,然而却“智足以拒谏,言足以饰非,矜人臣以能,高天下以声,以为皆出己下”。

当时,殷臣有箕于,微子、比干等人,均为贤能之人,帝纣一概不予重用,却信任费申、恶来等人,遂使内部分裂,朝臣纷纷去殷奔周。殷商统治中厚既久,固势晏安,帝纣不免纵情娱乐。所谓“沙丘鹿台”、“酒池肉林”,即为他的奢侈淫糜生活的写照。至于殷商王朝的横征暴敛、严刑峻法,更是到了民不堪命的程度。

因而,不但必然激起朝中许多大臣的反对,也引起了平民和奴隶普遍的愤恨。可悲的是,帝纣一味沉浸于王位天命的传统思想,对当时的危机甚少替觉。当文王灭黎(今山西省黎城县〉时,殷臣祖伊曾警告帝纣,可是帝纣仍认为“西伯改过易行,吾无忧矣”,并说:“不是有天命吗?西伯能把我怎么样!”

周武王姬发于帝纣22年(公元前1038年)即位后,以太公望为师,周公旦为辅,继续进行灭殷的战争准备。帝纣年 (公元前1029年〉,武王为了观察诺侯在文王死后的政治态度,检查灭殷的准备情况,曾载文王木主(灵位)兴师东进,前往孟津(亦称盟津,今河南省盂津县)。据史剌记载,当时不期而会者有八百诸侯,皆认为“纣可伐矣”。

武王经过这次观兵,得知大多数诸侯已归附于他,怛顾虑殷商势强,伐纣时机尚未成熟, 所以便以各诸侯“未知天命”为辞,下令还师。此后,武王—面继续整军备战,一面加紧对殷商的谋略进攻。其谋略进攻的要领: 第一是收买内间,分化殷朝内部的团结,并促其腐化,从内部瓦解殷朝; 第二是煽动中原各部族反殷向周,从外部孤立殷朝;第三是争取边远民族的支持与拥护,扩大反殷的势力。

 2    1 2 下一页 尾页